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琅
瑯
硠
稂
筤
艆
莨
蒗
蓈
蓢
蜋
螂
誏
躴
郎
郒
郞
鋃
鎯
锒
阆
㝗
㟍
㓪
㙟
㢃
㫰
㮾
㱢
㾗
㾿
䀶
䁁
䆡
䍚
䕞
䡙
䯖
䱶
蛯
荖
嘮
烙
鮱
佬
僗
劳
労
勞
咾
哰
唠
嗠
嫪
崂
嶗
恅
憥
憦
捞
撈
朥
栳
橯
浶
涝
潦
澇
牢
狫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慙
慚
憯
朁
残
殘
湌
澯
灿
燦
爘
璨
穇
粲
薒
jū
蜛
拼音:
ju
注音:
ㄐㄩ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虫
造字法:
五笔86:
JNDG
五笔98:
JNDG
五行:
Unicode:
U+871B
四角号码:
57164
仓颉输入法:
LISJ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蜛字拼音(带声调)
jū
蜛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捺折横撇横竖竖折横
蜛组词
与蜛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蜛
jū ㄐㄩˉ
◎ 〔蜛蝫(
zhū
)〕a.一种水生动物;b.虾蟆。
汉语字典
[①][jū][《廣韻》九魚切,平魚,見。]见“蜛蝫”。
音韵参考
[广 韵]:九魚切,上平9魚,jū,遇開三平魚見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蜛;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85第35
【唐韻】九魚切【集韻】斤於切,𠀤音居。蜛蠩,蟲名。【郭璞·江賦】蜛蠩森衰以垂翹。【註】《南越志》曰:蜛蠩,一頭,尾有數條,長二三尺左右,有脚狀如蠶,可食。 或作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