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昢
頗
叵
嘙
坡
婆
尀
岶
櫇
烞
珀
破
砶
笸
粕
蒪
蔢
醗
醱
釙
鉕
鏺
钋
钷
颇
㛘
㨇
㰴
䄸
䎊
䞟
䣪
䣮
䨰
䪖
䯙
氆
曝
瀑
菩
葡
溥
蒲
埔
扑
擈
纀
仆
圑
莆
鯆
暜
朴
圃
攴
炇
僕
匍
噗
圤
墣
撲
攵
普
樸
檏
浦
潽
濮
烳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絣
綳
繃
绷
菶
蹦
迸
逬
鏰
镚
閍
鞛
㑟
㱶
㷯
lái
猍
拼音:
lai
注音:
ㄌㄞ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犭
造字法:
五笔86:
QTSW
五笔98:
QTSW
五行:
Unicode:
U+730D
四角号码:
44298
仓颉输入法:
KHDOO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猍字拼音(带声调)
lái
猍字笔顺
撇折撇横撇捺撇捺竖撇捺
猍组词
与猍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猍
lái ㄌㄞˊ
◎ 狸。 ◎ 古同“来”:“氐羌猍服。”
汉语字典
[①][lái][《廣韻》落哀切,平咍,來。]狸。
音韵参考
[广 韵]:洛哀切,上平16咍,lái,蟹開一平咍來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犬字部】 猍;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12第24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玉篇】貍也。【廣韻】本作𧳟。詳豸部𧳟字註。 又【集韻】陵之切,音犛。本作貍。或作狸𧳟。詳豸部貍字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