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謓
谌
谶
賝
贂
趁
趂
趻
踸
軙
辰
迧
郴
鈂
鍖
陈
陳
霃
鷐
麎
齓
齔
龀
㕴
㧱
㫳
㲀
㴴
㽸
䆣
䐜
䑣
䒞
䚘
䜟
䞋
䟢
䢅
䢈
䢻
䣅
䤟
䫖
碀
晿
橙
秤
称
稱
丞
乗
乘
侱
偁
呈
城
埕
堘
塍
塖
娍
宬
峸
庱
徎
悜
惩
憆
憕
懲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䌬
䖝
䳯
丑
丒
仇
俦
偢
儔
吜
嬦
帱
幬
惆
愁
gū
杚
拼音:
gu
注音:
ㄍㄨ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木
造字法:
五笔86:
STNN
五笔98:
STNN
五行:
Unicode:
U+675A
四角号码:
48917
仓颉输入法:
DON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杚字拼音(带声调)
gū
杚字笔顺
横竖撇捺撇横折
杚组词
与杚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杚
gū ㄍㄨˉ
◎ 把东西弄平。
汉语字典
[①][gài][《集韻》吉忽切,入没,見。][《玉篇》柯愛切]同“1”。古代量谷物时用以刮平斗斛的器具。亦谓刮平,使之均等。
音韵参考
[国 语]:gǔ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杚; 康熙笔画:7; 页码:页512第06
【唐韻】古忽切,音骨。【說文】平也。从木从气,俗省从乞。【廣韻】摩也。 又【玉篇】柯愛切,音漑。與槪同。 又【類篇】古對切,音憒。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