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ci
  • 注音:ㄘˋ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9
  • 汉字结构:右下开口
  • 简体部首:广
  • 造字法:
  • 五笔86:YHXV
  • 五笔98:OHXV
  • 五行:
  • Unicode:U+5E9B
  • 四角号码:00212
  • 仓颉输入法:IYMP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庛字拼音(带声调)
  • 庛字笔顺
    捺横撇竖横竖横撇折
  • 庛组词
    耒庛 直庛
  • 与庛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cì   ㄘˋ ◎ 古代犁下端装犁头的一段木头。

  • 汉语字典

    [①][cì][《廣韻》七賜切,去寘,清。]耒下端用以接耜的曲木柄。

    音韵参考

    [广 韵]:七賜切,去5寘,cì,止開三去支A清[平水韵]:去声四寘[国 语]:cī,cì[粤 语]:c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广字部】 庛;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45第01【廣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𠀤音刺。【玉篇】耕具也。【集韻】耒下岐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爲耒庛,長尺有一寸。【註】鄭司農云:庛耒下岐。康成謂:庛,耒下前曲接耜。【疏】庛者,耒之面,但耒狀若今之曲杴柄也,面長尺有一寸,古法耒下惟一金,不岐頭。先鄭云:耒下岐,據漢法而言也。康成謂:耒下前曲接耜者,耜謂耒頭金,故云下前曲接耜者也。 又【類篇】才支切,音疵。義同。 【集韻】或作𢊳𢉪。
  •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