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饨
魨
鲀
㞘
㖔
㩔
㹠
㼊
扡
沱
馱
橐
媠
嫷
嶞
柁
橢
沲
莌
陀
驮
鮵
䲊
挩
拓
侻
脫
乇
仛
佗
侂
咃
咜
唾
坨
堶
妥
岮
庹
彵
托
拕
拖
捝
杔
柝
椭
楕
槖
毤
毻
汑
沰
涶
狏
砣
砤
碢
箨
籜
紽
脱
萚
蘀
袉
袥
託
詑
讬
跅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奟
崩
嵭
揼
泵
琣
琫
甏
甭
甮
痭
祊
絣
綳
繃
hū
虍
拼音:
hu
注音:
ㄏㄨ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6
汉字结构:
简体部首:
虍
造字法:
五笔86:
HAV
五笔98:
HHGN
五行:
Unicode:
U+864D
四角号码:
21214
仓颉输入法:
YP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虍字拼音(带声调)
hū
虍字笔顺
竖横折撇横折
虍组词
与虍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虍
hū ㄏㄨˉ
◎ 虎皮上的斑纹。
汉语字典
[①][hū][《廣韻》荒烏切,平模,曉。](1)虎皮之文。(2)未见貌。
音韵参考
[广 韵]:荒烏切,上平11模,hū,遇開一平模曉[粤 语]:fu1f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虍字部】 虍; 康熙笔画:6; 页码:页1073第01
〔古文〕𧇁【唐韻】荒烏切,音呼。【字林】虎文也。【六書正譌】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書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類篇】凡虍之類皆从虍。○按《說文》《玉篇》《類篇》等書,虍虎虤分作三部,今从《字彙》《正字通》倂入。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