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豥
賅
賌
赅
郂
鈣
钙
陔
㕢
㧉
㮣
㱾
䏗
䪱
澸
仠
倝
凎
凲
坩
姏
尲
尴
尶
尷
干
幹
忓
感
擀
攼
敢
旰
杆
柑
桿
榦
橄
檊
汵
泔
淦
漧
澉
灨
玕
甘
疳
皯
盰
矸
秆
稈
竿
筸
簳
粓
紺
绀
肝
芉
苷
衦
詌
贑
贛
赣
赶
趕
迀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芰
茍
荠
葪
蒺
蓟
蔇
蕀
蕺
薊
蘎
蘮
蘻
虀
虮
qū
鰸
拼音:
qu
注音:
ㄑㄩ
部首笔画:
11
总笔画:
2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魚
造字法:
五笔86:
QOAK
五笔98:
QOAK
五行:
Unicode:
U+9C38
四角号码:
21316
仓颉输入法:
NFSR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鰸字拼音(带声调)
qū
鰸字笔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折
鰸组词
与鰸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鰸
qū ㄑㄩˉ
◎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虾、无脚、长寸余的小鱼。
汉语字典
[①][qū][《廣韻》豈俱切,平虞,溪。]鱼名。
音韵参考
[广 韵]:豈俱切,上平10虞,qū,遇合三平虞溪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鰸;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477第01
【唐韻】豈俱切【集韻】虧于切,𠀤音區。【說文】魚名。似鰕無足長寸,大如釵股,出遼東。又【集韻】邕俱切,音迂。又委羽切,音傴。又烏侯切,音謳。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