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拻
挥
揮
撝
晖
晦
暉
暳
楎
槥
橞
檅
檓
櫘
毀
毁
毇
汇
泋
洃
洄
湏
滙
潓
濊
瀈
灰
灳
烠
烣
烩
煇
燬
燴
獩
璤
璯
痐
瘣
睢
睳
瞺
禈
秽
穢
篲
絵
繢
绘
缋
翙
翚
翬
翽
芔
茴
荟
蔧
蕙
薈
薉
藱
虺
蚘
蛔
蛕
蜖
蟪
袆
褘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蚮
蝳
袋
襶
貣
貸
贷
跢
蹛
軑
軚
軩
轪
迨
逮
lóu
軁
拼音:
lou
注音:
ㄌㄡˊ
部首笔画:
7
总笔画:
1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身
造字法:
五笔86:
TMDV
五笔98:
TMDV
五行:
Unicode:
U+8EC1
四角号码:
25244
仓颉输入法:
HHLLV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軁字拼音(带声调)
lóu
軁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横撇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折撇横
軁组词
与軁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軁
lóu ㄌㄡˊ
◎ 古同“偻”,(背脊)弯曲。
汉语字典
[①][lóu][《集韻》郎侯切,平矦,來。]见“躽軁”。[②][lǚ][《集韻》隴主切,上麌,來。]同“僂1”。背脊躬曲。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身字部】 軁;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38第06
【集韻】郞侯切,音婁。軀軁,傴也。 又隴主切,音縷。僂或作軁。尩也。 又龍遇切,音屢。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