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䂽
䉆
䔙
䘟
䠼
䵲
簓
跮
哋
嵽
叠
咥
喋
垤
堞
峌
幉
恎
惵
戜
挕
昳
曡
楪
殜
氎
爹
牃
牒
瓞
畳
疂
疉
疊
眣
眰
碟
絰
绖
耊
耋
胅
臷
艓
苵
蜨
蝶
螲
褋
褺
詄
諜
谍
趃
跌
蹀
迭
镻
鰈
鲽
鴩
㑙
㥈
㦶
㩸
㩹
㫼
㬪
㭯
㲲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焗
犋
犑
狊
狙
琚
疽
眗
矩
砠
秬
窭
窶
筥
簴
niàn
卄
拼音:
nian
注音:
ㄋㄧㄢˋ
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3
汉字结构:
独体结构
简体部首:
十
造字法:
五笔86:
AGHH
五笔98:
AGHH
五行:
Unicode:
U+5344
四角号码:
44000
仓颉输入法:
JJ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卄字拼音(带声调)
niàn
卄字笔顺
横竖竖
卄组词
与卄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卄
niàn ㄋㄧㄢˋ
◎ 古同“廿”。
汉语字典
[①][niàn][《廣韻》人執切,入緝,日。]亦作“卄1”。数词。二十的合体。
音韵参考
[国 语]:niàn[粤 语]:jaa6je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十字部】 卄; 康熙笔画:3; 页码:页155第20
【玉篇】如拾切。二十幷也。今直爲二十字。【廣韻】廿,人執切,音入。今作卄。【集韻】【韻會】𠀤作廿。【說文】廿,二十幷也。古文省。【徐曰】自古以來,書二十字从省,倂爲廿字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