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鞪
亩
仫
募
坶
墓
姆
峔
幕
幙
慕
拇
暮
木
楘
母
毪
氁
沐
炑
焾
牡
牧
牳
狇
畆
畒
畝
畞
畮
目
睦
砪
穆
胟
苜
莯
蚞
鉧
鉬
钼
雮
霂
㜈
㒇
㣎
㧅
㾇
䀲
䊾
䑵
䥈
䧔
䱯
乸
吶
呐
哪
嗱
妠
娜
拏
拿
捺
搻
笝
納
纳
肭
蒳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攪
敎
教
敫
敽
敿
斠
晈
暞
曒
椒
滘
漖
潐
灚
jī
魕
拼音:
ji
注音:
ㄐㄧ
部首笔画:
9
总笔画:
21
汉字结构:
右上开口
简体部首:
鬼
造字法:
五笔86:
RQCT
五笔98:
RQCW
五行:
Unicode:
U+9B55
四角号码:
22515
仓颉输入法:
HIVI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魕字拼音(带声调)
jī
魕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折折捺折折捺横撇捺折撇捺
魕组词
与魕相关的成语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qí][《集韻》渠希切,平微,羣。]信鬼的民俗。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鬼字部】 魕;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463第13
【廣韻】【集韻】𠀤渠希切,音祈。【說文】鬼俗也。淮南傳曰:吳人鬼,越人魕。【類篇】南方之鬼曰𩴆。 又【集韻】居希切,音幾。又舉豈切,幾上聲。義𠀤同。 【集韻】本作𩴆。【玉篇】亦作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