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笄
笈
筓
箕
箿
簊
籍
紀
紒
級
継
綨
緁
緝
績
繋
繼
级
纪
继
绩
缉
罽
羁
羇
羈
耤
耭
肌
脊
膌
臮
艥
芨
芰
茍
荠
葪
蒺
蓟
蔇
蕀
蕺
薊
蘎
蘮
蘻
虀
虮
蝍
螏
蟣
裚
襀
襋
覉
覊
覬
觊
觭
計
記
誋
諅
譏
譤
计
讥
记
谻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暃
曊
朏
棐
榧
櫠
沸
淝
渄
濷
狒
猆
疿
痱
癈
kēng
硻
拼音:
keng
注音:
ㄎㄥ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1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石
造字法:
五笔86:
AHND
五笔98:
AHND
五行:
Unicode:
U+787B
四角号码:
77602
仓颉输入法:
SEM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硻字拼音(带声调)
kēng
硻字笔顺
横竖折横竖折折捺横撇竖折横
硻组词
与硻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硻
kēng ㄎㄥˉ
◎ 古同“铿”,金石声, ◎ 击石声。
汉语字典
[①][kēng][《廣韻》口莖切,平耕,溪。]形容声音由铿锵有力渐趋微弱。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硻;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31第20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𠀤音鏗。【說文】餘堅也。从石,堅省。 又【集韻】苦杏切,音伉。剛也。 【正字通】與硜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