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靀
饛
鯍
鯭
鸏
鹲
㜴
㝱
㠓
㙹
㚞
㩚
䀄
䇇
䉚
䏵
䑃
䑅
䒐
䓝
䗈
䙦
䙩
䠢
䤓
䥂
䥰
䰒
䲛
䴌
䴿
䵆
泌
秘
䉾
渳
宓
汨
攠
靡
侎
糜
蘪
謎
谜
迷
冖
冞
冪
咪
嘧
塓
孊
宻
密
峚
幂
幎
幦
弥
弭
彌
怽
戂
擟
敉
椧
榓
樒
櫁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急
悸
惎
愱
懻
戟
戢
技
挤
掎
揤
撠
擊
擠
旡
suō
莏
拼音:
suo
注音:
ㄙㄨㄛ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RIT
五笔98:
ARIT
五行:
Unicode:
U+838F
四角号码:
44529
仓颉输入法:
TQFH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莏字拼音(带声调)
suō
莏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横竖撇捺撇
莏组词
与莏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莏
suō ㄙㄨㄛˉ
◎ 〔捼莏〕两手相摩。
汉语字典
[①][suō][《廣韻》蘇禾切,平戈,心。]见“捼莏”。
音韵参考
[粤 语]:co1so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莏;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3第33
【唐韻】蘇禾切,同莎。【玉篇】手挼莏也。【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云:煩潤猶挼莏也。【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