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qiāng
  • 拼音:qiang
  • 注音:ㄑㄧㄤ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0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QTUN
  • 五笔98:QTUN
  • 五行:
  • Unicode:U+7310
  • 四角号码:48212
  • 仓颉输入法:KHTGU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猐字拼音(带声调)
    qiāng
  • 猐字笔顺
    撇折撇捺撇横横横撇折
  • 猐组词
  • 与猐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qiāng   ㄑㄧㄤˉ ◎ 古同“羌”。

  • 汉语字典

    [①][qiāng][《廣韻》去羊切,平陽,溪。]亦作“猐1”。亦作“羗1”。(1)我国古代民族名。主要分布地相当於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秦汉时,部落众多,总称西羌。以游牧为主。其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2)羌族。我国少数民族名。(3)连词。表示假设、转折、并列等关系。犹“乃”、“反而”。(4)句首助词。(5)姓。秦有羌瘣,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音韵参考

    [广 韵]:去羊切,下平10陽,qiāng,宕開三平陽溪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犬字部】 猐;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13第05【廣韻】去羊切【集韻】墟羊切,𠀤音蜣。【廣韻】本作羌。
  •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