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㲷
㵅
㺗
㽎
䃫
䄷
䉞
䉷
䨢
䨵
䩥
䭛
䮰
䱋
䳉
鐺
铛
儅
党
凼
噹
圵
垱
壋
婸
宕
嵣
当
愓
挡
擋
攩
档
檔
欓
氹
潒
澢
灙
珰
璗
璫
瓽
當
盪
瞊
砀
碭
礑
筜
簜
簹
艡
荡
菪
蕩
蘯
蟷
裆
襠
譡
讜
谠
趤
逿
闣
雼
黨
䑗
䣊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帛
愽
懪
拨
挬
搏
撥
播
擘
桲
欂
泊
浡
淿
渤
mí
瓕
拼音:
mi
注音:
ㄇㄧˊ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2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玉
造字法:
五笔86:
XGWY
五笔98:
XGWY
五行:
Unicode:
U+74D5
四角号码:
11103
仓颉输入法:
NBMG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瓕字拼音(带声调)
mí
瓕字笔顺
折横折横撇捺竖折竖撇捺撇捺撇捺撇捺横横竖横捺
瓕组词
与瓕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瓕
mí ㄇㄧˊ
◎ 玉名。
汉语字典
[①][mí][《廣韻》武移切,平支,明。]玉名。[②][xǐ][《集韻》想氏切,上紙,心。]弛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瓕;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745第18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𤰞切,𠀤音彌。玉名。 又【集韻】息淺切,音獮。義同。 又想氏切,音徙。弛弓也。 【類篇】或作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