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bǎng
  • 拼音:bang
  • 注音:ㄅㄤˇ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9
  • 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XDTB
  • 五笔98:XDTB
  • 五行:
  • Unicode:U+7ED1
  • 四角号码:27127
  • 仓颉输入法:VMQJL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1752
提交资料
  • 绑字拼音(带声调)
    bǎng
  • 绑字笔顺
    折折横横横横撇折竖
  • 绑组词
    绑架游 绑枝机 绑扎所 绑扎 绑拖 绑腿 绑票匪 绑票 绑解 绑劫 绑架 绑缚 绑匪 绑带 被捆绑 背绑 订制绑架 反绑 缚绑 解绑 警方收绑架赎金 捆绑 陪绑 擒绑 绳捆索绑 松绑 五花大绑 再也不绑架了 中国工人被绑
  • 与绑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綁) bǎng  ㄅㄤˇ ◎ 捆,缚:捆绑。绑架。绑扎。

    英文翻译

    bind   tie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綁 bǎng  〈动〉 (1) (形声。从糸( mì),邦声。古无此字。“绑”字出现于元、明之间。本义:捆,缚) (2) 同本义 [bind;tie] 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三国演义》 (3) 又如:绑扎所(军队在战地特设为伤员包扎、治疗的处所);绑缚(捆绑) (4) 绑票 [kidnap (for ransom)]。如:绑劫(绑架)

  • 汉语字典

    [①][bǎng][《字彙》音榜]“绑1”的繁体字。(1)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2)犹绑票。

    音韵参考

    [粤 语]:bong2[闽南语]:pa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綁;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44第25【字彙】補曠切,榜上聲。古無此字。今俗作綁笞之字。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