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㨫
㩜
㰖
㱫
㳕
䃹
䆾
䊖
䌫
䍀
䑌
䦨
䪍
䰐
䳿
閬
狼
勆
啷
埌
塱
嫏
崀
廊
斏
朖
朗
朤
桹
榔
樃
欴
浪
烺
琅
瑯
硠
稂
筤
艆
莨
蒗
蓈
蓢
蜋
螂
誏
躴
郎
郒
郞
鋃
鎯
锒
阆
㝗
㟍
㓪
㙟
㢃
㫰
㮾
㱢
㾗
㾿
䀶
䁁
䆡
䍚
䕞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㕎
㖾
㗁
㦍
㧖
㩵
㮙
㱦
㷈
㼂
㼢
㼰
䄉
䆓
䑥
wěi
荱
拼音:
wei
注音:
ㄨㄟˇ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NTN
五笔98:
ANEB
五行:
Unicode:
U+8371
四角号码:
44214
仓颉输入法:
TSH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荱字拼音(带声调)
wěi
荱字笔顺
横竖竖折横撇撇横横折
荱组词
与荱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荱
wěi ㄨㄟˇ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汉语字典
[①][wěi][《集韻》武斐切,上尾,微。]药草名。[②][wèi][《集韻》無沸切,去未,微。]草垂貌。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荱;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1第40
【玉篇】【集韻】𠀤武斐切,音尾。草名。 又【類篇】無沸切,音味。草垂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