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gāo
  • 拼音:gao
  • 注音:ㄍㄠ
  • 部首笔画:5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RIFJ
  • 五笔98:RIFJ
  • 五行:
  • Unicode:U+7690
  • 四角号码:26409
  • 仓颉输入法:HAIOJ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皐字拼音(带声调)
    gāo
  • 皐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捺横撇捺横竖
  • 皐组词
    汉皐 江皐 九皐 青皐 亭皐
  • 与皐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gāo   ㄍㄠˉ ◎ 古同“皋”。

  • 汉语字典

    [①][gāo][《廣韻》古勞切,平豪,見。]亦作“皐1”。亦作“臯1”。(1)沼泽。(2)岸;水边地。(3)水田。(4)缓慢而拖长的呼唤声。《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皐某復!'”孔颖达疏:“皐,引聲之言。”黄侃《经传释词笺识》卷五:“皋,發語之長聲也。皋,號之借。”一说,语首助词,无义。参阅杨树达《词诠》。(5)见“皋皋”。(6)见“皋牢”。(7)见“皋比”。(8)通“鼛”。大鼓。(9)通“高”。(10)农历五月的别称。(11)姓。汉有皋伯通。见《後汉书·逸民传·梁鸿》。[②][háo][《集韻》乎刀切,平,匣。]亦作“皐2”。亦作“臯2”。通“嗥1”。号呼;呼告。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白字部】 皐;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788第11【玉篇】同皋。
  •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