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笴
个
乬
佮
個
割
匌
各
呄
哥
哿
唟
嗝
嗰
圪
塥
巪
彁
愅
戈
戓
戨
挌
搁
搿
擱
敋
格
槅
櫊
歌
滆
滒
牫
犵
獦
疙
箇
肐
膈
臵
舸
茖
葛
虼
蛒
袼
裓
觡
諽
謌
輵
轕
鉻
鎘
鎶
铬
镉
閣
阁
隔
革
鞈
鞷
韐
韚
饹
騔
骼
鮯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䝲
䤐
䥆
䫴
䭙
䶖
淨
秔
稉
粳
頸
颈
澋
葏
傹
lí
蠫
拼音:
li
注音:
ㄌㄧˊ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21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虫
造字法:
五笔86:
EEJJ
五笔98:
EJJJ
五行:
Unicode:
U+882B
四角号码:
22136
仓颉输入法:
BNLI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蠫字拼音(带声调)
lí
蠫字笔顺
撇捺捺撇折撇撇竖竖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蠫组词
与蠫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蠫
lí ㄌㄧˊ
◎ 古同“劙”。
汉语字典
[①][lí][《廣韻》吕支切,平支,來。][《廣韻》郎計切,去霽,來。]亦作“蠫1”。割;劈。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蠫;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102第50
【字彙補】力器切,音戾。割也。【荀子·强國篇】蠫盤盂,刎牛馬。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