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蛗
蜅
蜉
蝜
蝠
蝮
衭
袝
袱
複
褔
襆
襥
覄
覆
訃
詂
諨
讣
豧
負
賦
賻
负
赋
赙
赴
趺
跗
踾
輔
輹
輻
辅
辐
邞
郙
郛
鄜
釜
釡
鈇
鉘
鉜
鍑
鍢
阜
阝
韍
韨
頫
颫
駙
驸
鬴
鮄
鮒
鰒
鲋
鳆
鳧
鳬
鳺
鴔
鵩
鶝
麩
麬
麱
麸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㻶
㿫
䀣
䁹
䃾
䄶
䇷
䊧
䋔
䌟
䎵
䏢
䏶
䕗
䖩
ér
髵
拼音:
er
注音:
ㄦˊ
部首笔画:
10
总笔画:
1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髟
造字法:
五笔86:
DEDJ
五笔98:
DEDJ
五行:
Unicode:
U+9AF5
四角号码:
72227
仓颉输入法:
SHMBL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髵字拼音(带声调)
ér
髵字笔顺
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横撇竖折竖竖
髵组词
与髵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髵
ér ㄦˊ
◎ 〔髬髵〕见“髬”。
汉语字典
[①][ér][《廣韻》如之切,平之,日。](1)多毛貌。(2)颊毛。(3)见“髬髵”。
音韵参考
[广 韵]: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髟字部】 髵;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53第42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𠀤音而。【說文】本作而。頰毛也。【註】今俗別作髵。【玉篇】多毛貌。亦作耏。 又【廣韻】髬髵,獸奮鬣貌。詳髬字註。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