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架
枷
梜
椵
榎
榢
槚
檟
毠
泇
浃
浹
犌
猳
玾
珈
甲
痂
瘕
稼
笳
糘
耞
胛
脥
腵
荚
莢
葭
蛱
蛺
袈
袷
裌
豭
貑
跏
迦
郏
郟
鉫
鋏
鎵
铗
镓
頬
頰
颊
駕
驾
鴐
鵊
麚
㕅
㪴
㮖
㼪
㿓
䀫
䀹
䁍
䑝
䕛
䛟
䩡
戔
渐
漸
茧
袸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猠
畟
硛
笧
策
筞
筴
箣
簎
粣
荝
萗
萴
蓛
㥽
kuí
巙
拼音:
kui
注音:
ㄎㄨㄟ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2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山
造字法:
五笔86:
MUHT
五笔98:
MUTT
五行:
Unicode:
U+5DD9
四角号码:
28747
仓颉输入法:
UTCE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巙字拼音(带声调)
kuí
巙字笔顺
竖折竖捺撇横撇竖折横横横竖横竖横折横折撇捺撇折捺
巙组词
与巙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巙
kuí ㄎㄨㄟˊ
◎ 古人名用字。
汉语字典
[①][náo]同“峱1”。[②][kuí][《集韻》渠切,平脂,羣。]人名用字。唐有李昌巙。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
音韵参考
[国 语]:náo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巙;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323第10
【集韻】渠龜切,音逵。人名。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