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䌳
䏡
䒨
䖨
䗐
䙾
䛈
䟗
䤱
䦠
䦹
䩃
䭄
䰄
䴓
䶡
兽
収
受
售
垨
壽
夀
守
寿
手
扌
授
收
涭
狩
獣
獸
痩
瘦
綬
绶
膄
艏
鏉
首
㝊
㖟
㥅
䛵
䭭
淑
琡
数
數
暏
襡
菽
鼡
鱪
鱰
熟
璹
书
侸
倏
倐
儵
叔
咰
塾
墅
姝
婌
孰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趭
跤
踋
較
轇
轎
轿
较
郊
酵
醮
釂
鉸
鐎
铰
sī
鐁
拼音:
si
注音:
ㄙ
部首笔画:
8
总笔画:
20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釒
造字法:
五笔86:
QADR
五笔98:
QDWR
五行:
Unicode:
U+9401
四角号码:
82121
仓颉输入法:
CTCL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鐁字拼音(带声调)
sī
鐁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竖横横横撇捺撇撇横竖
鐁组词
与鐁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鐁
sī ㄙˉ
◎ 平木器。
汉语字典
[①][sī][《廣韻》息移切,平支,奉。]亦作“鋖1”。见“鐁鑼”。
音韵参考
[广 韵]:息移切,上平5支,sī,止開三平支A心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鐁;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21第28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𠀤音斯。平木器名。【釋名】鐁,鐁彌也。釿有高下之跡,以此鐁彌其上而平之也。【玉篇】本作鋖。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