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guǐ
  • 拼音:gui
  • 注音:ㄍㄨㄟˇ
  • 部首笔画:4
  • 总笔画:6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LVN
  • 五笔98:LVN
  • 五行:
  • Unicode:U+8F68
  • 四角号码:44517
  • 仓颉输入法:KQKN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404
提交资料
  • 轨字拼音(带声调)
    guǐ
  • 轨字笔顺
    横折竖横撇折
  • 轨组词
    案轨 霸轨 八纮同轨 闭门埽轨 闭门扫轨 闭门却轨 变轨 标轨 并轨 不轨之徒 不轨 财务出轨 参轨 常轨 朝轨 车同轨 车轨共文 车轨 尘轨 成轨 崇轨 出轨时间表 出轨成本 出轨癖 出轨后遗症 出轨 磁轨炮 单轨 导轨磨床 地球同步轨道 轶轨 定轨 度轨 独轨铁路 对地静止轨道 多轨辩证 二轨 法轨 发轨 范轨 方轨 焚轨 风轨 覆车之轨 覆车继轨 钢轨 钢轨 高轨 高轨 格轨
  • 与轨相关的成语
    八纮同轨 车轨共文 谋图不轨 谋为不轨 谋逆不轨 若出一轨 所图不轨 图谋不轨 图作不轨 图为不轨
  • 基本解释

    (軌) guǐ   ㄍㄨㄟˇ ◎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 ◎ 一定的路线:轨迹。轨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 应遵循的规则:轨度()(法度)。轨范(规范,楷模)。步入正轨。

    英文翻译

    course   orbit   rail   track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軌 guǐ  〈名〉 (1)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2) 同本义 [gauge] 轨,车辙也。——《说文》 经涂九轨。——《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 车不得方轨。——《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礼记·中庸》 (3) 又如:轨距 (4) 车轮的痕迹,车辙 [rut] 轨,迹也。——《广雅》 轨,车辙也。——《玉篇》 兵车之轨交于天下。——柳宗元《辩侵伐论》 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孟子·尽心下》 (5) 又如:轨迹(车的辙迹);轨躅(车轮辗过的痕迹) (6) 法则、法度 [laws;statutes] 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管子·山国轨》 东平失轨。——《汉书·叙传》。注:“法则也。” 缘法循理谓之轨。——《贾子道术》 轨事之大者也。——《汉书·贾山传》。注:“谓法度”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轨等(法度与等级);轨仪(规范,法则);轨法(轨范法则);轨事(法度,法则);轨模(法则,楷模) (8) 道,导轨 [track;rail] 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淮南子·本经训》 (9) 又如:轨度;轨道;出轨;单(双)轨;出轨;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10) 车子 [vehicle] 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左思《蜀都赋》。 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 回轨异途。——《三国志·郤志传》 (11) 道路;途径 [road;path] 异轨同奔。——《宋书·谢灵运传论》 (12) 又如;轨途(道路);轨路(道路) (13) 统计 [statistics]。如:轨官(古时主掌会计事宜的官);轨数(统计理财的方法) (14) 盗窃或作乱的坏人 [a thief;a treacherous fellow] 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左传·成公十七年》 (15) 又如:奸轨(作乱偷窃之人)词性变化 軌 guǐ  〈动〉 (1) 依循,遵循 [follow]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轨轨(遵循轨迹);轨法(遵循法度);轨承(遵循承奉)

  • 汉语字典

    [①][guǐ][《廣韻》居洧切,上旨,見。]“轨1”的繁体字。亦作“1”。(1)车子两轮间的距离。(2)车轮碾压的痕迹。(3)车轴头。(4)车子。(5)天体运行的轨道。(6)指路轨,轨道。(7)道路;途径。(8)法则,制度;规矩。(9)高尚的道德风范。(10)遵循;依照。(11)统计。参见“軌官”、“軌數”。(12)古代户口编制的一种。(13)通“宄”。内乱。(14)通“簋”。(15)姓。周有轨革。见《尚友录》。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見母,kiu[平水韵]:上声四纸[粤 语]:gwai2[闽南语]:kui2,khu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車字部】 軌;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250第24〔古文〕𨑍𧗝【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𠀤音宄。【說文】車轍也。【孟子】城門之軌。【註】車轍迹也。 又車軸也。【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范乃飮。【註】軌,謂轊頭也。又【正韻】法也,則也。【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註】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又【正韻】循也。【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註】謂循其常道也。【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註】言循法度也。 又與宄通。【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爲姦,在內爲軌。御姦以德,御軌以𠛬。【註】軌本作宄。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註】簋,古文作軌。 又叶居有切,音九。【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又叶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于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云阻。○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于軌。輪中之軌旣同,則轍迹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爲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爲確詁云。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