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䩀
䰽
倴
坌
奔
奙
捹
撪
本
栟
桳
楍
泍
渀
犇
畚
笨
翉
苯
逩
錛
锛
㡷
㤓
㨧
㮺
㱵
䬱
坋
漰
埲
嗙
嘣
埄
塴
奟
崩
嵭
揼
泵
琣
琫
甏
甭
甮
痭
祊
絣
綳
繃
绷
菶
蹦
迸
逬
鏰
镚
閍
鞛
㑟
㱶
㷯
䋽
䙀
䨻
䩬
䭰
䳞
萆
薜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䀳
䅬
䑂
䔽
䝽
䠹
䨠
䬵
䶣
𥴨
侒
俺
儑
唵
啽
bō
蹳
拼音:
bo
注音:
ㄅㄛ
部首笔画:
7
总笔画:
19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足
造字法:
五笔86:
KHWC
五笔98:
KHWC
五行:
Unicode:
U+8E73
四角号码:
62147
仓颉输入法:
RMNOE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蹳字拼音(带声调)
bō
蹳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折捺撇撇捺折横折撇折折捺
蹳组词
与蹳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蹳
bō ㄅㄛˉ
◎ 用脚拨开:“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蹳两儿弃之。”
汉语字典
[①][bō][《集韻》北末切,入末,幫。]踢;用脚拨开。
音韵参考
[粤 语]:but3bu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蹳;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33第34
【集韻】【韻會】𠀤北末切,音撥。【玉篇】行也。【類篇】足跋物。【前漢·夏侯嬰傳】常蹳兩兒棄之。【註】服虔曰:音撥。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