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qǐ,qìng
  • 拼音:qing
  • 注音:ㄑㄧˇ,ㄑㄧㄥˋ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4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YNTI
  • 五笔98:YNTI
  • 五行:
  • Unicode:U+7DAE
  • 四角号码:38903
  • 仓颉输入法:HKVIF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5815
提交资料
  • 綮字拼音(带声调)
    qǐ,qìng
  • 綮字笔顺
    捺折横撇撇横撇捺折折捺竖撇捺
  • 綮组词
    洞中肯綮 肯綮 綮要 綮窾 綮肯 牙綮
  • 与綮相关的成语
    洞中肯綮 切中肯綮
  • 基本解释

    qìng   ㄑㄧㄥˋ ◎ 〔肯綮〕见“肯”。 ◎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ǐ  〈名〉 (1) 细密的缯帛 [fine silks] 綮,致缯也。——《说文》。段玉裁注:“凡细腻曰致。” (2) 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也作“棨”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如今百脚旗用以前导者,即有衣之戟谓之棨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另见 qìng 基本词义 qìng  (1) ——“肯綮”( kěnqìng): (2) 筋肉结节处 (3) 喻事物的关键 (4) 另见 qǐ 

  • 汉语字典

    [①][qǐ][《廣韻》康禮切,上薺,溪。]同“棨1”。[②][qìng][《集韻》詰定切,去徑,溪。]筋骨结合处。

    音韵参考

    [上古音]:脂部溪母,khiei[广 韵]:康禮切,上11薺,qǐ,蟹開四上齊溪[平水韵]:上声八荠[粤 语]:hing3ka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綮;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7第16【廣韻】康里切【集韻】【韻會】遣里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啓。【說文】㨖繒也。一曰徽幟信也,有齒。【玉篇】戟衣也。【廣韻】戟支。 又【集韻】詰定切,音罄。肯綮,肋肉結處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壹計切,音翳。義𠀤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