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箻
絽
緑
縷
缕
膂
膐
膟
葎
藘
虑
褛
褸
郘
鋁
鑢
铝
閭
闾
驢
驴
脔
奱
娈
孌
攣
乱
亂
卵
圝
圞
孪
孿
峦
巒
挛
曫
栾
欒
滦
灓
灤
癴
癵
羉
臠
虊
釠
銮
鑾
鵉
鸞
鸾
㝈
㡩
㱍
䖂
䜌
㔀
㨼
淪
綸
纶
芲
仑
伦
侖
倫
囵
圇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㝄
㝇
㖺
㵮
㸪
㿤
䄝
䏛
䏝
䐇
䐏
䓐
䔚
䞐
䣨
fá
墢
拼音:
fa
注音:
ㄈㄚ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土
造字法:
五笔86:
FWXC
五笔98:
FWXC
五行:
Unicode:
U+58A2
四角号码:
42147
仓颉输入法:
GNOE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墢字拼音(带声调)
fá
墢字笔顺
横竖横折捺撇撇捺折横折撇折折捺
墢组词
与墢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墢
fá ㄈㄚˊ
◎ 古同“垡”。
汉语字典
[①][fá][《集韻》房越切,入月,奉。](1)耕地翻起的土块。亦用作量词。(2)特指与植物的根部结聚在一起的土块。
音韵参考
[国 语]:bá,fèi,bō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墢;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238第34
【正字通】同坺。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