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MDSK
  • 五笔98:MDSK
  • 五行:
  • Unicode:U+5D0E
  • 四角号码:24721
  • 仓颉输入法:UKMR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2293
提交资料
  • 崎字拼音(带声调)
  • 崎字笔顺
    竖折竖横撇捺横竖折横竖
  • 崎组词
    长崎 川崎病 崛崎 峻崎 岿崎 丽崎 崎崟 崎嶬 崎嶢 崎峣 崎崄 崎险 崎峗 崎危 崎岖 崎曲 崎倾 崎嶔历落 崎嶔 崎嵚历落 崎峭 崎锜 崎岠 倾崎 岖崎 僧却崎 阪崎肠杆菌 阪崎杆菌
  • 与崎相关的成语
    嵚崎磊落 嵚崎历落
  • 基本解释

    qí  ㄑㄧˊ ◎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í  〈形〉 (1) (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2) 同本义 [be rugged and rough] 崎岖,倾侧也。——《广雅》 (3) 又如:崎崟(山峰高低不平的地方);崎岭(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4) 险峻 [precipitous]

  • 汉语字典

    [①][qí][《廣韻》去奇切,平支,溪。]亦作“1”。(1)见“崎嶇”。(2)见“崎嶬”。(3)见“崎嶔”。(4)见“崎嶢”。[②][qí][《廣韻》渠希切,平微,羣。](1)倾斜貌。(2)曲岸。[③][qǐ][《集韻》去倚切,上紙,溪。]见“崎3錡”。[④][yī][《集韻》於宜切,平支,影。]同“陭1”。古地名用字。

    音韵参考

    [广 韵]:去奇切,上平5支,qī,止開三平支B溪[平水韵]:上平四支[唐 音]:ghi?i[国 语]:qí[粤 语]:kei1[闽南语]:kia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崎;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13第19【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敧。【說文】險也。本作𢼨。从危,攴聲。今文作崎。【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巋崎,山貌。一曰不安貌。【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叶去何切,音苛。【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九嵕嶻嶭,南山峩峩。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地名。上黨崎氏阪。又渠希切,音祈。曲岸也。○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从山。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𠀤同,重出,俱不可从。 【正字通】陭隑埼碕𠀤通。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