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古籍
  • 罗近溪明道录

    作者: 罗汝芳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和刻近世汉籍丛刊本)目录 仁博士标点耿定向:题近溪子明道录

    胡僖: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郭斗:刻近溪罗先生明道录卷一

    古本《大学》通解

    《中庸》通解《大学》宗旨

    《大学》“止至善”解

    论《大学》无分经、传

    《大学》与“礼”的关系

    “至善”何以要求诸古圣?

    《大学》《中庸》乃孔子所著

    日用皆是性,人性皆是善

    说“恐惧”

    “喜怒哀乐”与“已发”、“未发”

    “致中和”之“致”解

    尊德性与道问学

    卷二

    颜子“不违如愚”解

    “知之为知之”解“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解

    鬼神与生死

    “明”解

    “仁,人心也”解“充”“达”仁义解“四书五经”同是格物一义

    “易有太极”解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解

    “时”解

    “克己复礼”解

    乾元之生理在人

    “乾乾”解

    论知能先后

    “道心人心”说

    卷三

    自述“宗旨”:“赤子之心,不虑不学”

    舟中问答

    “信”为由善入圣之门限

    “君子有三畏”解

    论“理之亲切”

    捧茶童子是道

    “工夫”与“头脑”

    吾儒衣钵

    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解

    “形色天性”解

    自述为学经历

    评告子"诚者自成"解中庸本自平常论“天”

    信而直任是工夫

    卷四

    尧夫“天根月窟”说

    再论“宗旨”

    如何“成人”

    父子之间如何相处

    通论“心”、“性”、“命”“时”义大矣哉!“天则”怎可“见”得?乾、坤之知、能有别乎?“复”、“礼”何以并言

    “敬畏”抵得百般工夫

    己所言“良知”与阳明“良知”异同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通论

    如何悟得实落?无愁便是乐静定如何可得?

    良知如何不虑而知学问如何不要著力仕优则学,学优则仕

    卷五

    “君子反经”何谓?

    识得本真

    心性分别何如?

    由当下念头识心体

    何谓“经”?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解

    “慎独”解“由仁义行”与“行仁义”何别?

    “人不知而不愠”非无动于中

    圣贤之“大”

    易与不易

    看书册与面命之不同

    圣与凡若金与矿

    学“规矩”

    畏天命之严

    再论“时”

    从人去求仁

    身家不足为学累

    知与见闻

    卷六

    “多学”与“一贯”如何用“工夫”论“戒”

    看我此身“知”:为又为不得,蔽又蔽不得

    《中庸》首章解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心体之亲切

    “心”:体与用·本体与工夫“深造以道”,其道是率性之道否?

    “万物皆备”章解

    浑沦到底天若无知,也做主不成“可欲之谓善”,起手也在是,结果也在是

    心之宗法卷七

    《大学》宗旨:“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自述读《论语》进境论周子、程子、朱子与阳明学之异同

    体贴“恕”上致力

    良知完具于人

    一切放下

    自赤子即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学亦只是学其不学,虑亦只是虑其不虑

    良知面目

    招牌非可耻,乡愿则可耻也

    由日用而不知到圣人

    以变幻为此心喜

    圣人吃紧着力处只在不厌不倦

    子贡到老不信夫子

    形色与天性

    仲尼祖述尧舜

    仁义是替孝弟安个名

    学问工夫

    迷与觉如冰之与水

    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常人者,圣人而不可安心者也。

    心之本明学必以习,习必以苦

    卷八

    五华书院会讲

    武定会讲

    弥勒会讲

    临安会讲谒庙会讲洱海会讲

    海春书院会讲

    丁祭会讲

    腾越会讲

    凤山书屋会讲演武场会讲近溪罗先生明道录跋(杜应奎)

    叙罗近师明道录后(詹事讲)

    孔子2000决定委托仁博士开始陆续标点《罗近溪先生明道录》,为尽量做得细一点,我们决定还是一点一点地上。所用本子亦系和刻近世汉籍丛刊本,以《明道录》的体例不似一般的语录的随意性,似乎经过精心的编撰,故拟就独立成章者加上合适的题目。只是一种大概的设想,在实际运作中,我们可以一点点地调整。另外,听说有罗近溪先生的全集本存世,望有关网友提供线索。另外,对这里的标点工作有何意见,请立刻告知。同时也请广大网友帮助校对。我们的力量有限,拜托了!

    仁博士点后缀语:今日点过二序,则此工作算是差强人意地告一段落了。其间艰辛不一一道,不如意处亦不一一说。俟诸他日,若有机会再作完善,若竟无此机会,亦可作罢,留待有心人。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