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古籍分类
集部
子部
史部
经部
精选古籍
九尾龟
轰天雷
白圭志(《第一才女传》)
梅兰佳话
永庆升平后传
引凤萧
第一美女传
永庆升平前传
蕉叶帕
赛花铃
孔丛子
作者:
孔鲋
《孔丛子》,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现存的版本有七卷和三卷两种系统,篇数皆为23篇,两种传本除分卷不同外,并无太大的差异。其中,1至21篇,是《孔丛子》,内容由孔子(1至4篇)、子思(5至10篇)、子高(12至14篇)、子顺(15至17篇)、子鱼(18至21篇)五位孔氏人物的言行记录,加上属训诂材料的第11篇〈小尔雅〉所构成。第22、23篇为〈连丛子〉上下,上篇记载了孔臧的赋与书信、子丰的言谈事迹及相关世系,下篇则为孔季彦的言谈记录。各篇的篇名,大抵与该篇的内容有关,如〈论书篇〉收录孔子论《尚书》的言论。〈对魏王〉为魏王与子高的问答记录。每篇之中,分别收录若干则材料,但每则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繫属关系。
《孔丛子》载有大量孔子和子思的对话,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子思在孔子去世时年龄太小,无法亲受孔子之道,从而怀疑《孔丛子》的史料价值。《史记。孔子世家》等几种子思生年的说法均不能成立。伯鱼比颜回早卒,颜回的卒年是考察子思生年的下限时间。颜回卒于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子思最晚生于此年。
相关资料
嘉 言 第 一
論 書 第 二
記 義 第 三
刑 論 第 四
記 問 第 五
雜 訓 第 六
居 衛 第 七
巡 狩 第 八
公 儀 第 九
抗 志 第 十
公 孫 龍 第 十 一
儒 服 第 十 二
對 魏 王 第 十 三
陳 士 義 第 十 四
論 勢 第 十 五
執 節 第 十 六
獨 治 第 十 七
問 軍 禮 第 十 八
荅 問 第 十 九
《孔丛子》载有大量孔子和子思的对话,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子思在孔子去世时年龄太小,无法亲受孔子之道,从而怀疑《孔丛子》的史料价值。《史记。孔子世家》等几种子思生年的说法均不能成立。伯鱼比颜回早卒,颜回的卒年是考察子思生年的下限时间。颜回卒于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子思最晚生于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