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严
王严光
王中
王中孚
王中溎
王中立
王丰之
王临
王丹林
王丹桂
王为垣
王丽真
王举元
王举正
王举鸿
王乃徵
王乃澄
王义山
王之奇
王之敬
王之春
王之望
王之棠
王之涣
王之渊
王之球
王之科
王之道
王乐善
王乔
精选古诗
题琉璃河新桥
赠叠石戈生
故关
赠魏生十四韵吾迩来未尝作此许人语也其毋负我
题寄殷无美掩关
九里松
灵隐寺
赠吕光禄
古诗名句
若斯美事胡不为?人生空如一腐蛀
历史悲剧虽曾演,未见前人为封步
况今已逾新纪元,君也无乃深乎虑!枉落言筌与君言,真缔原只略为叙
何妨君亦试为之,方信吾言不负汝
斗坪此日锁蛟龙,万里波涛一线封
碧水百寻摩桀壁,青峰十二浸芙蓉
工程已刮洋人眼,成就终酬志士胸
十亿炎黄挥巨笔,定教赤县换新容
查古诗
搜索
题曹娥碑歌
作者:
谢肃
朝代:
明
婉娈曹氏女,生长虞江滨,乃父安歌能乐神。
?涛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脚成沉沦
。
其时孝娥才十四,日夜哀号动天地。
奋身跃入龙伯宫,抱父尸出洪波中。
汉安年迄元嘉始,惨淡荒坟烟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浆方祭诔。
诔文本是邯郸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辞既赏蔡中郎,妙墨重挥王内史。
内史临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风格真淳乐毅论,气运逸迈黄庭经。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丽中坚贞。
疾迟偃仰各合度,正侧方圆皆有程。
金锥画沙锋芒敛,玉树照水枝柯清。
秋风群飞鸿雁叙,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铭石犹隶体,力命雅深堪与比。
鸿都分法授于神,笔势去来同一轨。
流传萧梁到李唐,纷纷鉴者迷精光。
退之平时厌姿媚,于此题识何端庄。
乃知嗜好在奇古,况兼孝烈如曹女。
碑阴隐语亦了然,可惜无言讥魏武。
魏武徒劳校色丝,以孝移忠忍不为。
独觉遗风扇乡里,顺孙孝子相追随。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书家往往无真识,太息还君须韫椟。
诗句欣赏
MORE+
地脉藏真待人显,天峰列秀为谁供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丈夫清骨须移竹,处士芳魂欲抚松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恨杀九京终不作,惺时犹想梦时容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衰服营城越一年,才登山麓泪潸然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乾坤异待千金直,首领同归拱璧全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马鬣新封当易合,牛眠故道不虚传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许多狐兔冗孤冢,安用苏公负郭田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云窦流泉吸不乾,挽将洗我恨应难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门前有束生何忝,囊里无金死更安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神道千年留望柱,穹碑万口识休官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报恩莫罄身输国,拭泪含悲强一餐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望里山头云满巾,麻衫泪渍旧翻新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功名未了难为子,升斗才沾不养亲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公论自能扬朽骨,雅怀应不放闲身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许多感慨干吾虑,短榻长檠夜达晨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山从东来壁面西,云侵霄汉冈陵低
出处: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作者:
夏良胜
朝代:
明
?涛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脚成沉沦。
其时孝娥才十四,日夜哀号动天地。
奋身跃入龙伯宫,抱父尸出洪波中。
汉安年迄元嘉始,惨淡荒坟烟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浆方祭诔。
诔文本是邯郸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辞既赏蔡中郎,妙墨重挥王内史。
内史临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风格真淳乐毅论,气运逸迈黄庭经。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丽中坚贞。
疾迟偃仰各合度,正侧方圆皆有程。
金锥画沙锋芒敛,玉树照水枝柯清。
秋风群飞鸿雁叙,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铭石犹隶体,力命雅深堪与比。
鸿都分法授于神,笔势去来同一轨。
流传萧梁到李唐,纷纷鉴者迷精光。
退之平时厌姿媚,于此题识何端庄。
乃知嗜好在奇古,况兼孝烈如曹女。
碑阴隐语亦了然,可惜无言讥魏武。
魏武徒劳校色丝,以孝移忠忍不为。
独觉遗风扇乡里,顺孙孝子相追随。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书家往往无真识,太息还君须韫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