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wu
  • 注音:ㄨˊ
  • 部首笔画:2
  • 总笔画:9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GKBH
  • 五笔98:GKBH
  • 五行:
  • Unicode:U+90DA
  • 四角号码:17627
  • 仓颉输入法:MRNL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6854
提交资料
  • 郚字拼音(带声调)
  • 郚字笔顺
    横竖折横竖折横折竖
  • 郚组词
  • 与郚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wú   ㄨˊ ◎ 古邑名。在今中国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Wú 〈名〉 (1) 古邑名 [Wu city] (2) 春秋纪邑,后属齐。故城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3)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南

  • 汉语字典

    [①][wú][《廣韻》五乎切,平模,疑。](1)古邑名。春秋纪邑,后入齐。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2)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南。(3)汉县名。

    音韵参考

    [广 韵]:五乎切,上平11模,wú,遇開一平模疑[平水韵]:上平七虞[粤 语]: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郚;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1第26【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𠀤音吾。【說文】東海縣故紀侯邑。【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又魯邑。【左傳·文七年】城郚。【註】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郚鄕,漢縣名。【前漢·功臣表】郚鄕侯閔。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