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椌
樯
檣
溬
漒
炝
熗
牄
牆
猐
獇
玱
瑲
篬
羌
羗
羫
羻
艢
蔷
薔
蘠
蜣
謒
跄
蹌
蹡
鏘
鏹
锖
锵
镪
㛨
㩖
䅚
䵁
磽
橇
嫶
荞
蕎
䩌
勪
蹻
乔
侨
俏
僑
僺
劁
喬
嘺
墝
墧
墽
峭
巧
帩
幧
悄
愀
憔
撬
撽
敲
桥
槗
樵
橋
櫵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䙡
䛛
䛼
䜋
䜐
䤧
䧥
䩈
䫭
掍
浑
混
渾
睴
珲
gǔ
啒
拼音:
gu
注音:
ㄍㄨˇ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口
造字法:
五笔86:
KNBM
五笔98:
KNBM
五行:
Unicode:
U+5552
四角号码:
67072
仓颉输入法:
RSU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啒字拼音(带声调)
gǔ
啒字笔顺
竖折横折横撇折竖竖折竖
啒组词
与啒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啒
gǔ ㄍㄨˇ
◎ 忧。
汉语字典
[①][gǔ][《廣韻》古忽切,入没,見。]忧,忧貌。
音韵参考
[广 韵]:古忽切,入11沒*,gu,臻合一入魂見[国 语]:hū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啒;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95第16
【廣韻】【集韻】𠀤呼骨切,音忽。【廣韻】憂貌。【集韻】《博雅》:啒啒,憂也。或作唿。 又【廣韻】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骨。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