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覨
訛
誐
諤
譌
讍
讹
谔
豟
軛
軶
轭
迗
遌
遏
遻
鄂
鈋
鈪
鋨
鍔
鑩
锇
锷
閼
阏
頋
頞
頟
額
顎
颚
额
餓
餩
饿
騀
魤
鰐
鰪
鱷
鳄
鵈
鵝
鵞
鶚
鹅
鹗
齃
齶
㟧
㠋
㡋
㓵
㔩
㕎
㖾
㗁
㦍
㧖
㩵
㮙
㱦
㷈
㼂
㼢
㼰
䄉
䆓
䑥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㮢
㸸
㺅
䂉
䗔
䙈
䞧
䪷
䫛
䳧
豰
惚
怘
抇
搰
zòng
糉
拼音:
zong
注音:
ㄗㄨㄥˋ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米
造字法:
五笔86:
OQBT
五笔98:
ORBT
五行:
Unicode:
U+7CC9
四角号码:
92947
仓颉输入法:
FDUCE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糉字拼音(带声调)
zòng
糉字笔顺
捺撇横竖撇捺撇捺折竖撇捺撇折捺
糉组词
健糉
角糉
筒糉
与糉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糉
zòng ㄗㄨㄥˋ
◎ 同“粽”。
汉语字典
[①][zòng][《廣韻》作弄切,去送,精。]亦作“糉1”。粽子。
音韵参考
[广 韵]:作弄切,去1送,zòng,通開一去東精[粤 语]:zu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米字部】 糉;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11第0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風土記】以菰裹黏米。【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區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幷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 【集韻】或作粽。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