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璖
璩
癯
磲
祛
竬
筁
粬
紶
翑
胊
胠
臞
菃
葋
蕖
蘧
蛐
螶
蟝
蠷
衢
袪
覰
覷
覻
觑
詓
誳
诎
躣
躯
軀
鑺
閴
闃
阒
阹
駆
駈
驅
驱
髷
魼
鰸
鱋
鸜
鸲
麮
麯
麴
麹
黢
鼁
鼩
齲
龋
㜹
㖆
㣄
㧁
㫢
㭕
㯫
㰦
㲘
㻃
䁦
䂂
䋧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囶
囻
国
圀
國
埚
堝
墎
崞
帼
幗
彉
彍
惈
慖
ě
騀
拼音:
e
注音:
ㄜˇ
部首笔画:
10
总笔画:
1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馬
造字法:
五笔86:
CTRT
五笔98:
COTY
五行:
Unicode:
U+9A00
四角号码:
73350
仓颉输入法:
SFHQ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騀字拼音(带声调)
ě
騀字笔顺
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撇横竖横折撇捺
騀组词
嵬騀
与騀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騀
ě ㄜˇ
◎ 〔駊騀〕见“駊”。
汉语字典
[①][ě][《廣韻》五可切,上哿,疑。]见“駊騀”。
音韵参考
[广 韵]:五可切,上33哿,ě,果開一上歌疑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騀;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39第27
【唐韻】【正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𠀤音我。【說文】駊騀,馬搖頭貌。 又【博雅】騀騼,馬屬。 又【集韻】牛河切,音俄。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