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媯
嫢
嬀
宄
嶲
巂
帰
庋
庪
廆
归
恑
摫
撌
攰
攱
昋
晷
柜
桂
桧
椝
椢
槶
槻
槼
樻
檜
櫃
歸
氿
湀
猤
珪
瑰
璝
瓌
癸
皈
眭
瞆
瞡
瞶
硅
祪
禬
筀
簋
胿
茥
蓕
蘬
蛫
螝
蟡
袿
襘
規
规
觤
詭
诡
貴
贵
跪
軌
轨
邽
郌
鐀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䯡
䵖
䵛
䵡
䵤
䶠
䶬
傋
耩
洚
僵
勥
匞
匠
塂
hú
鍸
拼音:
hu
注音:
ㄏㄨˊ
部首笔画:
8
总笔画:
1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釒
造字法:
五笔86:
QDEG
五笔98:
QDEG
五行:
Unicode:
U+9378
四角号码:
87120
仓颉输入法:
CJR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鍸字拼音(带声调)
hú
鍸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竖折横撇折横横
鍸组词
与鍸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鍸
hú ㄏㄨˊ
◎ 古同“瑚”,古代宗庙里盛黍稷的礼器。
汉语字典
[①][hú][《集韻》洪孤切,平模,匣。]同“瑚1”。祭祀所用盛黍稷的礼器。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鍸;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15第18
【集韻】洪孤切,音胡。黍稷器,夏曰鍸、商曰璉、周曰簠、簋。或作鈷。通作瑚。 又與糊同。【揚子·法言】珍膳寧鍸。【註】寧鍸,糊其口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