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羃
羋
脒
芈
葞
蒾
蔝
蔤
藌
蘼
蜜
覓
覔
覛
觅
詸
謐
谧
醚
醾
醿
釄
銤
镾
鸍
麊
麋
麛
麿
鼏
㜆
㜷
㝥
㟜
㠧
㣆
㥝
㨠
㩢
㫘
㰽
㳴
㳽
㴵
㵋
㸏
㸓
䁇
䊳
䋛
䌏
䌐
䌕
䌘
䌩
䍘
䕳
䕷
䖑
䛉
䛑
䛧
䣾
䤉
䤍
䥸
䪾
䭧
䭩
䮭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䎅
䑧
䒀
䒇
䓛
䔰
䕎
䗄
䘀
䘄
䘠
䝾
䞜
䞞
䞯
lì
櫔
拼音:
li
注音:
ㄌㄧˋ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木
造字法:
五笔86:
SDAY
五笔98:
SDAY
五行:
Unicode:
U+6AD4
四角号码:
41927
仓颉输入法:
DMT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櫔字拼音(带声调)
lì
櫔字笔顺
横竖撇捺横撇横竖竖竖折横横竖折竖横捺
櫔组词
与櫔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櫔
lì ㄌㄧˋ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像板栗。
汉语字典
[①][lì][《廣韻》力制切,去祭,來。]木名。
音韵参考
[广 韵]:力制切,去13祭,lì,蟹開三去祭A來[国 语]:lì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櫔;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560第07
【唐韻】【集韻】𠀤力制切,音例。木名。實如栗。【山海經】歷兒之山,其上多櫔,方莖而圓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楝,服之不忘。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