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渤
溊
煿
牔
狛
猼
玻
瓝
畓
癶
盋
砵
碆
礡
礴
箔
簙
簸
糪
缽
肑
胉
脖
膊
舶
艊
菠
萡
葧
蘗
袯
袹
襏
襮
謈
譒
踣
蹳
郣
鉑
鉢
鋍
鎛
鑮
钵
铂
镈
餑
餺
饽
馎
馞
駁
駮
驋
驳
髆
髉
鱍
鵓
鹁
㝿
㟑
㖕
㗘
㧳
㩧
㩭
㪍
㬍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賻
负
赋
赙
赴
趺
跗
踾
輔
輹
輻
辅
辐
邞
郙
mí
蒾
拼音:
mi
注音:
ㄇㄧ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OPU
五笔98:
AOPU
五行:
Unicode:
U+84BE
四角号码:
44309
仓颉输入法:
TYFD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蒾字拼音(带声调)
mí
蒾字笔顺
横竖竖捺撇横竖撇捺捺折捺
蒾组词
荚蒾
与蒾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蒾
mí ㄇㄧˊ
◎ 〔荚蒾〕一种灌木,红色核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汉语字典
[①][mí][《集韻》緜批切,平齊,明。]木名。参见“莢蒾”。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蒾;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50第22
【集韻】緜批切,音迷。莢蒾,草名。【詩疏】一名挈橀。【本草】一名羿先,葉似楡,子兩兩相對。詳莢字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