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lu
  • 注音:ㄌㄩˋ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VIPI
  • 五笔98:VIPI
  • 五行:
  • Unicode:U+902F
  • 四角号码:37309
  • 仓颉输入法:YVNE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5010
提交资料
  • 逯字拼音(带声调)
  • 逯字笔顺
    折横横竖捺横撇捺捺折捺
  • 逯组词
    逯逯
  • 与逯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lù  ㄌㄨˋ ◎ 任意地行走。 ◎ 姓。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ù  〈动〉 随意行走 [walk as one pleases] 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淮南子》词性变化 lù  〈名〉 群众 [mass] 冲心幽被,奖逯无偏。——南朝 齐· 王僧令《皇太子释奠会》

  • 汉语字典

    [①][lù][《廣韻》力玉切,入燭,來。](1)随意行走。(2)谨慎。(3)姓。汉有逯並。见《汉书·翟义传》。

    音韵参考

    [广 韵]:力玉切,入3燭,lǜ,通開三入鍾來[平水韵]:入声二沃[粤 语]:lu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辵字部】 逯;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59第19【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𠀤音錄。【說文】行謹逯逯也。【博雅】逯逯,衆也。 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又姓。【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並。《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又【集韻】與逮同。詳後逮字註。考證:〔【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普。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 謹按逯並誤作逯普,蒙鄕侯與大司馬是一人不得分以爲二,照今漢書翟方進傳逯普改逯並。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照廣韻逯字註改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