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塛
壢
娌
娳
婯
嫠
孋
孷
岦
峛
峢
峲
巁
廲
悡
悧
悷
慄
戾
搮
擽
攊
攦
攭
暦
曆
曞
李
枥
栃
栗
栛
梨
梸
棃
棙
樆
檪
櫔
櫪
欐
欚
歴
歷
沥
沴
浬
浰
涖
溧
漓
澧
濿
瀝
灕
爄
爏
犁
犂
犡
狸
猁
珕
理
琍
瑮
璃
瓅
瓈
瓑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剉
剒
厝
夎
挫
措
搓
撮
瑳
痤
睉
矬
磋
脞
莝
tì
逷
拼音:
ti
注音:
ㄊㄧˋ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右上开口
简体部首:
辶
造字法:
五笔86:
JQRP
五笔98:
JQRP
五行:
Unicode:
U+9037
四角号码:
36302
仓颉输入法:
YAPH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逷字拼音(带声调)
tì
逷字笔顺
竖折横横撇折撇撇捺折捺
逷组词
佚逷
简逷
离逷
搜逷
与逷相关的成语
逷听远闻
基本解释
●
逷
tì ㄊㄧˋ
◎ 同“逖”。
汉语字典
[①][tì]同“逖1”。(1)远。(2)用同“愓”。警惕。
音韵参考
[广 韵]:他歷切,入23錫,ti,梗開四入青透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辵字部】 逷;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60第07
【玉篇】逷,今作逖。【詩·大雅】用逷蠻方。【左傳·襄十四年】豈敢離逷。音義𠀤同。 又與狄同。【前漢·人表】帝嚳妃𥳑逷。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