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靚
靜
頚
驚
鯨
鲸
鵛
鶁
鶄
麖
麠
鼱
㕋
㘫
㢣
㣏
㬌
㵾
㹵
䔔
䜘
䡖
䴖
䵞
炅
燛
侰
僒
冂
冋
冏
囧
坰
埛
扃
泂
浻
澃
炯
烱
煚
煛
熲
窘
絅
綗
蘏
蘔
褧
迥
逈
顈
颎
駉
駫
㑋
㓏
㖥
㢠
㤯
㷗
㷡
䌹
䐃
䢛
殧
乣
咎
桕
糺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綁
縍
绑
膀
艕
蒡
蚌
蜯
謗
谤
邦
邫
鎊
镑
鞤
bì
疪
拼音:
bi
注音:
ㄅㄧˋ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9
汉字结构:
右下开口
简体部首:
疒
造字法:
五笔86:
UXXV
五笔98:
UXXV
五行:
Unicode:
U+75AA
四角号码:
00112
仓颉输入法:
KPP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疪字拼音(带声调)
bì
疪字笔顺
捺横撇捺横横折撇折
疪组词
与疪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疪
bì ㄅㄧˋ
◎ 古同“痹”,风湿引起的病。
汉语字典
[①][bì][《集韻》必至切,去至,幫。]同“痹1”。湿病。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疪;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70第17
【集韻】必至切,音閉。腳冷濕病。 又人名。【前漢·衞霍傳】雁疪為輝渠侯。【注】雁,音鷹。疪,音庇廕之庇。 又與庇同。【後漢·淸河王傳】魂靈有所依疪。 又【類篇】毗至切,音備。義同。 【類篇】或作痹。廕原字从隂,不从陰。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