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覰
覷
覻
觑
詓
誳
诎
躣
躯
軀
鑺
閴
闃
阒
阹
駆
駈
驅
驱
髷
魼
鰸
鱋
鸜
鸲
麮
麯
麴
麹
黢
鼁
鼩
齲
龋
㜹
㖆
㣄
㧁
㫢
㭕
㯫
㰦
㲘
㻃
䁦
䂂
䋧
䒧
䒼
䖦
䝣
䞤
䟊
䠐
䧢
䵶
䶚
犮
輇
荃
醛
楾
圈
埢
婘
蜷
踡
韏
啳
佺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挆
掇
敓
敚
敠
敪
朵
朶
柮
桗
椯
毲
痥
綞
缍
lì
凓
拼音:
li
注音:
ㄌㄧˋ
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1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冫
造字法:
五笔86:
USSY
五笔98:
USSY
五行:
Unicode:
U+51D3
四角号码:
31194
仓颉输入法:
IMMWD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7541
凓字拼音(带声调)
lì
凓字笔顺
捺横横竖折竖竖横横竖撇捺
凓组词
凛凓
与凓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凓
lì ㄌㄧˋ
◎ 寒冷。
汉语字典
[①][lì][《廣韻》力質切,入質,來。]寒冷。
音韵参考
[广 韵]:力質切,入5質,lì,臻開三入眞A來[国 语]:lì[粤 语]:leo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冫字部】 凓;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3第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栗。【說文】寒也。从仌,栗聲。【玉篇】凓冽,寒貌。【廣韻】寒風。【韻會】通作栗。詩二之日栗烈。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