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ní,nǐ
  • 拼音:ni
  • 注音:ㄋㄧˊ,ㄋㄧˇ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5
  •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会意
  • 五笔86:NXV
  • 五笔98:NXV
  • 五行:
  • Unicode:U+5C3C
  • 四角号码:77212
  • 仓颉输入法:SP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326
提交资料
  • 尼字拼音(带声调)
    ní,nǐ
  • 尼字笔顺
    折横撇撇折
  • 尼组词
    阿童尼 阿帕塔尼人 阿尼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阿尔巴尼亚人 阿尔巴尼亚 埃尔尼诺 爱沙尼亚人 安娜·卡列尼娜 拜仁慕尼黑 班禅额尔德尼 倍里尼 奔车之上无仲尼 比基尼考 比邱尼 比丘尼 比基尼 波基尼 博洛尼亚大学 波利尼西亚 波嘉尼小姐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尔尼 布尼亚病毒疫苗 布尼亚病毒 查士丁尼 仇尼 刍尼 达达尼尔海峡 丹尼索瓦人 德马尼西人 迪士尼黑色世界 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效应 迪士尼 迪斯尼乐园 多米尼加联邦 多米尼加共和国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 范尼女孩 芬尼运动 伏尼契手稿 格林尼治天文台 格林尼治天文台 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 格林尼治
  • 与尼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ní   ㄋㄧˊ ◎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 古同“昵”,相近,亲近。

    英文翻译

    Buddhist nun   priestess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í  〈形〉 (1) (会意。从尸,匕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本义:亲近,亲昵) (2) 同本义。后作“昵” [very intimate] 尼,从后近之也。——《说文》 尼,近也。——《小尔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 不避远尼。——《尸子》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尼,安也。——《尔雅》 尼,和也。——《广雅》 竟界尼康。——《隶释·祝睦后碑》词性变化 ní  〈名〉 (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语“比丘尼”(Bhidsunt)的简称 [nun] 人道为尼,遂居此寺。——《洛阳伽蓝记·胡统寺》 (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处);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3) 尼山 [Ni Hill,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相传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尼首(谓人头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4) 另见 nǐ基本词义 nǐ 〈动〉 (1) 阻止;阻拦 [impede] 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墨子》 (2) 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进);尼阻(阻止,阻碍) (3) 另见 ní 

  • 汉语字典

    [①][ní][《廣韻》女夷切,平脂,娘。](1)安定,平和。(2)比丘尼的省称。俗称尼姑。(3)指妇女披剃出家。[②][nì][《集韻》尼質切,入質,娘。][《集韻》乃禮切,上薺,泥。](1)阻止;阻拦。(2)通“昵”。近;亲昵。

    音韵参考

    [广 韵]:女夷切,上平6脂,ní,止開三平脂B娘[平水韵]:上平四支·入声四质[唐 音]:ni[国 语]:ní[粤 语]:nei4[闽南语]:n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上】【尸字部】 尼; 康熙笔画:5; 页码:页300第03【廣韻】【集韻】【韻會】𠀤女夷切,音泥。【說文】从後近之也。从尸匕聲。【徐鍇曰】尼猶昵也。【廣韻】又和也。又先師孔子仲尼。【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𠀤音匿。【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引尸子,悅尼而來遠。【孔穎達曰】尼,近也。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爾雅·釋詁】尼,定也。【註】止也。止亦定也。【孟子】止或尼之。今讀泥去聲,義同。尼猶曳止之也。別作柅。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