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nuó
  • 拼音:nuo
  • 注音:ㄋㄨㄛˊ
  • 部首笔画:2
  • 总笔画:21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WAKY
  • 五笔98:WAKY
  • 五行:
  • Unicode:U+513A
  • 四角号码:20215
  • 仓颉输入法:OTOG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儺字拼音(带声调)
    nuó
  • 儺字笔顺
    撇竖横竖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 儺组词
  • 与儺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傩) nuó  ㄋㄨㄛˊ 〈動〉 ◎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形〉 ◎ 柔美的樣子。見“猗儺”條。

  • 汉语字典

    [①][nuó][《廣韻》諾何切,平歌,泥。]“傩1”的繁体字。(1)行动有节奏。(2)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傩礼一年数次,大傩在腊日前举行。(3)指傩礼中戴面具作驱傩表演的人。

    音韵参考

    [上古音]:歌部泥母,nai[广 韵]:諾何切,下平7歌,nuó,果開一平歌泥[平水韵]:下平五歌·上声二十哿[国 语]:nuó[粤 语]:no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儺;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21第42〔古文〕𩙎【唐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正韻】奴何切,𠀤音那。驅疫也。【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仲秋天子乃難,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註】難與儺通。【博物志】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等。【通雅】漸耳,滄耳也。又儺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惡凶。詳見【後漢·禮儀志】。 又猗儺,柔順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又【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難。【註】盛貌。 又【集韻】乃可切,音娜。【詩·衞風】佩玉之儺。【註】儺,行有度也。【毛詩·古音考】猗儺,音阿那。 又與旎那娜𠀤通。【楚辭·九辯】紛旖𩲌乎都房。【宋玉·高唐賦】猗旎豐沛。【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𨻰思王·洛神賦】華容婀娜。音義𠀤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