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kuò
  • 拼音:kuo
  • 注音:ㄎㄨㄛˋ
  • 部首笔画:9
  • 总笔画:19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AFYB
  • 五笔98:AFYB
  • 五行:
  • Unicode:U+97B9
  • 四角号码:47527
  • 仓颉输入法:TJYDL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鞹字拼音(带声调)
    kuò
  • 鞹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折竖
  • 鞹组词
    豹鞹 朱鞹
  • 与鞹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kuò   ㄎㄨㄛˋ ◎ 古同“鞟”:“乃使吏鞹其拳。”

  • 汉语字典

    [①][kuò][《廣韻》苦郭切,入鐸,溪。]亦作“鞟1”。(1)去毛的皮;皮革。(2)比喻事物残存部分。(3)制革。(4)以皮革包裹。(5)靴子。(6)通“彀”。张满弓弩。

    音韵参考

    [上古音]:铎部溪母,khuak[广 韵]:苦郭切,入19鐸,kuo,宕合一入唐溪[平水韵]:入声十药[粤 语]:kwok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革字部】 鞹;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91第10〔古文〕𩌒【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𠀤音廓。【說文】去毛皮也。【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釋文】苦郭反。革也。 【集韻】又作鞟。考證:〔【詩·齊風】載驅薄薄,簟笰朱鞹。〕 謹照原文笰改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