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shǎn
  • 拼音:shan
  • 注音:ㄕㄢˇ
  • 部首笔画:7
  • 总笔画:15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OOHQ
  • 五笔98:OOHQ
  • 五行:
  • Unicode:U+89A2
  • 四角号码:96812
  • 仓颉输入法:FFBUU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覢字拼音(带声调)
    shǎn
  • 覢字笔顺
    捺撇撇捺捺撇撇捺竖折横横横撇折
  • 覢组词
  • 与覢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shǎn   ㄕㄢˇ ◎ 忽然出现。

  • 汉语字典

    [①][shǎn][《廣韻》失冉切,上琰,書。](1)同“睒”。忽然出现。(2)闪电。因其乍见乍灭,故称。

    音韵参考

    [广 韵]:失冉切,上50琰,shǎn,咸開三上鹽A書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見字部】 覢;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135第27【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失冉切,音閃。【說文】暫見也。引【春秋·公羊傳】覢然公子陽生。今本作闖,註闖出頭貌。 又【倉頡篇】覢覢,視貌。 【韻會】與睒同。考證:〔【說文】暫見也。【公羊傳·哀六年】覢然公子陽生。〕 謹按作覢者說文所引之本無哀六年三字。謹照說文原文改爲引春秋公羊傳覢然公子陽生。〔覢然公子陽生。【註】出頭貌。今本作闖然。〕 謹按作覢者訓爲暫見。作闖者訓爲出頭貌。不得合以爲一。註字以下謹改爲今本作闖,註闖出頭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