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汉
浛
浫
涆
涵
漢
澏
瀚
焊
焓
熯
爳
猂
琀
甝
皔
睅
筨
罕
翰
莟
菡
蔊
蚶
蛿
蜭
螒
譀
谽
豃
邗
邯
酣
銲
鋎
鋡
閈
闬
雗
韓
韩
頷
顄
顸
颔
馠
馯
駻
魽
鶾
鼾
㜦
㟏
㟔
㑵
㒈
㖤
㘎
㘕
㘚
㙈
㙔
㙳
㢨
㨔
㪋
㮀
㲦
㵄
㵎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柴
瘥
祡
芆
茝
虿
蠆
袃
豺
钗
㑪
㳗
㾹
䓱
䘍
kěn
肎
拼音:
ken
注音:
ㄎㄣˇ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月
造字法:
五笔86:
PEF
五笔98:
PEF
五行:
Unicode:
U+808E
四角号码:
37227
仓颉输入法:
XB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肎字拼音(带声调)
kěn
肎字笔顺
捺折竖折横横
肎组词
与肎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肎
kěn ㄎㄣˇ
◎ 古同“肯”。
汉语字典
[①][kěn]“肯1”的古字。
音韵参考
[上古音]:蒸部溪母,kh?ng[广 韵]:苦等切,上43等,kěng,曾開一上登溪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肎; 康熙笔画:8; 页码:页973第11
【唐韻】苦等切,坑上聲。【說文】骨閒肉也。【玉篇】今作肯。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