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縪
繴
罼
聛
腷
舭
芘
苾
荜
荸
萞
蓖
蓽
蔽
蜌
螕
袐
裨
襞
襣
觱
詖
诐
豍
貏
貱
贔
赑
跸
蹕
躃
躄
辟
逼
避
邲
鄙
鄨
鄪
鉍
鎞
鏎
鐴
铋
閇
閉
閟
闭
陛
鞸
韠
飶
饆
馝
駜
驆
髀
髲
魓
鮅
鰏
鲾
鵖
鷝
鷩
鼊
鼻
㠲
㡀
㓖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䇲
䈟
䊂
䔴
䜺
噌
层
層
嶒
竲
蹭
驓
㣒
㬝
䁬
liú
藰
拼音:
liu
注音:
ㄌㄧㄡ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8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QYJ
五笔98:
AQYJ
五行:
Unicode:
U+85F0
四角号码:
44120
仓颉输入法:
THCN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藰字拼音(带声调)
liú
藰字笔顺
横竖竖撇折捺折撇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竖
藰组词
与藰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藰
liú ㄌㄧㄡˊ
◎ 〔藰弋〕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汉语字典
[①][liú][《集韻》力求切,平尤,來。]见“藰莅”。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藰;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066第15
《玉篇》六九切。《集韻》力九切,𠀤音柳。《玉篇》藰,章陸。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藰弋,亦草名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註】衆聲貌也。考證:〔【集韻】力九切,音柳。【玉篇】草名。【爾雅·釋草】藰章陸。〕 謹按藰章陸三字出玉篇不出爾雅,謹照玉篇原文改玉篇六九切。集韻力九切,𠀤音柳。玉篇藰章陸。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